這是一台開往民主的計程車,他滿載著韓國人民的希望~

택시운전사是一部讓我期待度破表的電影,早在知道柳俊烈即將接演並與宋康昊合作時,我的內心已經非常激動,等到主演名單全部公布,發現有柳海真時,更是加深了我一定要看這部戲的意願,就如同我之前所寫的密探心得文裡所寫的,宋康昊主演的電影作品必屬佳作,再搭配上戲精柳海真,及光州運動本身,我不用多做思考就會知道這部電影勢必在韓國造成轟動,果然八月在韓國上映後,票房一路長紅,目前已經累積至1200萬觀影人次,突破太極旗飄揚的1174萬觀影人次,站上韓國十大最高票房電影,而且目前還有成長的空間,果然由國民影帝主演的電影就是不同凡響。

雖然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韓國如此熱映,但其實我很擔心台灣是否會有代理商願意引進,後來知道Gargeplay會引進時,心理非常感激,其實很早的時候就想趕快看完電影然後寫心得文,所以知道柳俊烈台灣站的影迷有包場的活動時,非常地想參加,無奈在南臺灣因人數不足,無法包場提早觀賞,所以就一直等著電影9/8上映,確定妹妹9/10可以陪我進戲院觀賞時,每天都非常期待10號的到來,很像小學生期待去遠足一樣,期待是值得的,看完電影後,心理非常的激動與沉重,這部電影的後勁和餘韻實在太強了,我希望在台灣也會有好票房,因為台灣人應該能夠感同身受,畢竟有許多點跟台灣的228事件非常類似,但我就不詳談228事件了,如果對228事件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侯孝賢導演執導的悲情城市,這部電影目前仍然是我最愛的台灣電影NO1,我要實話實說,我並不是個綠黨的支持者,甚至有點偏藍,但看到悲情城市時,心理十分震撼,並且久久不能釋懷,推薦想對228事件有一些了解的人,可以去看悲情城市這部電影,當初看這部電影時也是對228事件一頭霧水,但看完電影後,因為震撼所以去查了資料,才慢慢地有一些認識,電影就是有這種神奇的力量,讓你想要探究想要了解,雖然每部電影所描述的並不一定是最正確的,但藉由電影本身可以讓人思考,讓人去追求真相,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好像把話題扯遠了,原本在講希望在台灣也有好票房的事,我是在星期天的晚上七點多觀賞這部電影,全場幾乎滿座,我只能買到倒數第二排,應該是還不錯吧!我原本害怕看電影時冷冷清清的,但很感激觀賞電影時,是跟滿場的觀眾一起笑一起哭,甚至發現有韓國人也在觀賞人潮中。

好了,講完前面的廢話,開始進入主題,以下會討論到劇情的部分~

택시운전사,台灣譯名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台灣的譯名實在有夠冗長的,但如果就按照韓國片名翻成計程車司機,應該會一堆人黑人問號,想說這是部描述計程車苦談的電影嗎?比較香港翻譯的逆權司機,我反而比較喜歡台灣的譯名,台譯的片名有種道出計程車司機無奈心酸的感覺,我覺得有鑑於香港前陣子的反佔中運動,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應該會造成一些話題吧!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是由張勳導演執導,描述在1980年五月,光州民主化運動前夕,一位計程車司機金萬燮為了賺取十萬韓元的計程車費載著德國記者辛茲彼得進入光州所發生的故事。

關於光州民主運動:

在韓國的民主化過程中,518光州事件絕對是民主活動的先驅,是件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要談到光州民主活動,必須得先談到五一六軍事政變,當時以擔任少將的朴正熙為首,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朴正熙大家可能不熟,但朴槿惠大家應該都知道,朴槿惠的父親就是朴正熙,朴正熙任期長達四任,但最後卻被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刺殺身亡,結束他長達18年的軍政統治,在朴正熙被刺殺的隔日,政府便宣布全國進入戒嚴,在戒嚴的這段期間,全斗煥發動雙十二政變,之後全面掌握軍政大權於一生,而518光州民主運動會發生,在於全斗煥為了讓自己當選總統並使其行為合法化,因而囚禁以金大中為首的異議份子,導致社會大眾不滿,進而產生許多抗議事件,而其中又以全羅南道光州的全南大學及朝鮮大學的學生最為激烈,而面對抗議事件頻頻,全斗煥的處理方式就是使用武力鎮壓,全斗煥下令第七空降旅進駐光州以武力方式,處理他所謂的赤色份子,在這十幾天的時間裡,光州的民眾與軍隊產生大規模的衝突,導致218位民眾死亡,363位民眾失蹤,傷亡人數高達7200名,在軍隊強力鎮壓下,光州抗議事件終究被平息,全斗煥甚至全面封鎖光州抗議消息,向其他韓國地區人民宣稱這只是少部分的赤色份子暴動行為,而後全斗煥也順利當選總統,開啟他長達七年的統治生涯,直至1987年全斗煥礙於六月民主運動的壓力下,宣布不再競選總統,進而派他的得力助手盧泰愚出來選總統,而在全斗煥這七年的統治期間,光州事件絕對是他的禁語,他全面清查參與過光州運動的人民,甚至是私底下散播光州運動正確消息的民眾,那個時期絕對稱得上是韓國的白色恐怖年代,所以韓國的民主活動大致上可以說是從光州而起,以至於到現在光州還是被人民稱作民主的聖地。

光州民主運動圖片:(來源網路)

關於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與光州民主運動的關聯: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就是參考德國記者辛茲彼得進入光州採訪光州事件及冒險將所拍攝的影片帶出的故事,這位德國記者的本名是尤爾根‧辛茲彼得,他在1937年於德國出生,而後以攝影師身分進入德國電視台工作,1955年越戰爆發,辛茲彼得被遠調到香港工作,而在1969年在西貢採訪時,因公受傷,因而辛茲彼得再度被調任到局勢相對穩定的日本擔任駐外記者,而在日本的辛茲彼得,聽聞全斗煥派遣軍隊進入光州時,直覺光州一定發生事情了,便馬上買機票飛往韓國,準備進入光州採訪,他搭乘金四福所駕駛的計程車進入光州,直入險境,並且拍攝了十卷膠片然後運出光州,送達日本,德國電視台隨即在5/22晚間新聞時報導此事件,其他媒體及國家進而跟進報導,辛茲彼得在隔日便再飛回韓國,回光州進行更深入的採訪,5/28日,全斗煥的軍隊已經全然掌控整個光州,逮捕大部分他們所謂的異議份子,早前被囚禁的民主派領袖金大中,此時被宣判死刑,辛茲彼得聽聞此事,便製作了45分鐘的紀錄片「分歧路上的韓國」기로에  한국,表達抗議,而後辛茲彼得仍然持續關注著韓國的民主運動,直到1986年在光化門採訪示威觀眾時,遭到警方拘留施暴,傷到脖子與頸椎,留下許多後遺症,辛茲彼得才結束30年的記者生涯,返回德國治療與休養。

2003年韓國KBS電視台已「80年,5月,藍色眼睛的目擊者」作為專題報導辛茲彼得對韓國民主運動的貢獻,並展示了辛茲彼得當年在光州所拍攝的影像;2013年,辛茲彼得到韓國領新聞大獎,在感言裡特別提到並感謝當初載他進入光州的計程車司機金四福,其實,辛茲彼得這些年一直透過管道找尋金四福,奈何總是沒有任何消息,一直到2016年辛茲彼得病逝時,兩人都未能在碰上一面,而過世前的辛茲彼得,很早便留下遺言,表明自己死後要葬在光州,所以在2016年五月時,辛茲彼得的遺孀將其頭髮與指甲交給韓國政府,放置在光州望月洞的國立518民主墓園,並製作了一個紀念碑供後人紀念。

進入光州時的辛茲彼得

晚年的辛茲彼得

在電影裡,載辛茲彼得進入光州的計程車司機金四福,背景幾乎全是虛構,那是因為金四福先生始終未曾出現,電影製作方曾經試圖用各種方法找尋金四福先生,但始終未果,所以在電影結尾裡金四福先生雖然未被尋獲,但是活得好好的,可是現實生活中,在電影播放後一個月後,有位金承必先生出面承認他的父親金士福就是辛茲彼得提到的那位計程車司機,只是金士福先生並不是個人計程車司機,而是酒店提供給旅客的酒店式計程車司機,而金承必先生更是提供了金士福與辛茲彼得的合照證明所言不假,其實當初進入光州的不只有辛茲彼得,還有一位收音師Henning Ruhmor,據金承必所述,518民主運動時時,其實他已經22歲,父親一日徹夜未歸,回來時原本總是保持光亮如新的車子,多了許多刮痕與凹陷,父親和家人說的第一句話是「怎麼能這樣殺害自己的同胞?」而後父親更是對家人說,「光州啊!要進去難,出來時更難」家人詢問金士福是和誰去了光州?金士福回答「是德國電視台」種種的跡象顯示,這位照片上與辛茲彼得合照的金士福先生的確就是辛茲彼得透過各種途徑想要尋找的金四福,遺憾的是,金士福從光州回來後,本來已經戒酒的他又開始鬱鬱寡歡的喝起酒來,四年後便因為肝癌病逝,這好幾十年的時間,辛茲彼得一直試圖與他聯繫,但其實已經陰陽兩隔,這結果真的讓人非常心酸,但不管如何,這不同國度的兩人對於韓國民主化運動來說,都是最有力的推手,如果沒有這兩人,我想韓國的民主運動勢必更加艱辛,相信現在的他們或許已經在天堂相遇。

 

(Huffington Post KOREA)

(Huffington Post KOREA)

這張照片是金士福與已故民主運動領袖咸錫憲先生所拍攝,看金士福的打扮應該是跟進入光州同一天,只是他把外套穿上而已

關於導演:

張勳導演是在2008年藉由「電影就是電影」進入長篇商業電影導演行列,這部電影開創小成本高票房的新紀錄,張勳導演則順理成章的成為忠武路導演,而後在2010推出第二部電影「義兄弟」這是導演與宋康昊的第一次合作,宋康昊是因為看過導演執導的「電影就是電影」因而被導演的執導能力吸引,一口答應演出義兄弟,這部義兄弟在韓國也有550萬的票房,接著在2011年導演推出他的第三部作品「高地戰」高地戰是描述朝鮮停戰協議的戰地電影,在三八線上,為了國家戰爭的軍人們,直到最後一刻,聽到廣播停戰時,都不知道為何要互相殘殺,這部電影後來獲得許多大獎的肯定,包括青龍獎,而後來藉由信號成為大勢演員的李帝勳也因為這部電影得到新人獎的肯定,奇怪的是從2011年後就沒有看過張勳導演的其他作品,不知道是因為甚麼原因?直到今年推出택시운전사,但我相信這部電影絕對會在他導演生涯裡增添更精采的傳說。

關於演員:

宋康昊:飾演金四福

金四福在劇中是個與女兒相依為命的計程車司機,宋康昊號稱國民影帝,之前在密探的心得文裡,已經有做過小部分的陳述,在韓國的千萬電影排行榜裡,宋康昊就佔了三部,分別是駭人怪物,正義辯護人及這部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想要感受三千萬演員宋康昊的演技可以先從這三部電影著手,或者是我寫過心得文的密探,他在戲裡從日本警察到幫忙義和團的心理轉折,非常精彩,但宋康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我還是最推崇殺人回憶,殺人回憶的餘韻真的很強,同樣也是看完電影會讓人心情沉重好久,然後每每都會想到最後一幕,宋康昊抬頭看著鏡頭的眼神;而在這部戲裡,宋康昊飾演的金四福也同樣經歷心理轉折的部分,一開始抱著不想惹事,覺得學生吃飽太閒才會想要抗議政府,為了十萬元的車資,載著德國記者進入光州,進入光州後,發現政府是如此殘暴的對待自己的國民,想要袖手旁觀,卻禁不起良心的煎熬,這中間的掙扎,看得我們也於心不忍,其實他大可置身事外,也沒人會苛責他,但他做了勇敢的選擇,如果是你,會有勇氣回頭去光州嗎?

有影評說看宋康昊的電影可以看到韓國的民主演化過程,從總統的理髮師開始到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最後是正義辯護人,總統的理髮師裡宋康昊飾演朴正熙的御用理髮師,背景年代設定在於朴正熙執政時,南北韓剛分裂,社會瀰漫著不安與抓匪諜的肅穆氣氛,即使這段期間韓國開始經濟起飛,但整個社會因為高壓統治及軍政惡鬥讓人民惶惶不安,這部戲裡有許多暗喻的場景,最後結局是小男孩長大後學會騎腳踏車,意味著韓國的民主正在艱難中向前行,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則是進入最核心的民主運動階段,此時全斗煥試圖執政,為了讓自己能夠選上總統,血腥鎮壓抗議的民眾,人民開始為了民主走向街頭,雖然民主運動尚未獲得全部民眾的認識與了解,但民主活動已然成形,而正義辯護人則是全斗煥全面執政後,他四處搜尋異議份子,只要國內出現要民主的聲音,全斗煥就會冠以赤色分子之名逮捕,宋康昊飾演的律師原型正是已故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盧武鉉原本是位稅務律師,但後來卻成為為政府所謂的赤色分子辯護的人權律師,我想宋康昊要接演之前勢必經過許多心理掙扎,後來坊間傳出一份朴槿惠的黑名單,宋康昊便名列其中,但影帝無所畏懼,後來還是憑藉思悼與密探橫掃各大獎項。

湯瑪斯-柯瑞奇曼:飾演德國記者辛茲彼得

辛茲彼得與光州民主運動的關聯,在前面已經做過說明,至於湯瑪斯-柯瑞奇曼這個德國演員,我還真的不熟,是電影製作公司釋放演員消息時,認真去google才知道他拍過不少電影,例如戰地情人,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等,在我只是計程車司機裡的表現就是中規中矩,但有時候又會讓我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

不要怪我私心多放一張柳俊烈照片

柳俊烈:飾演大學生具在植

柳俊烈在劇中飾演為了參加歌謠祭而讀大學的大學生具在植,電影裡是翻譯在植,但維基卻是寫裁植,在植在戲裡應該是虛構出來的人物,為了想參加音樂祭而成為大學生,並且莫名地開始參與民主運動,因為英文程度不錯,被同學推派出來當德國記者的翻譯,最後為了拯救辛茲彼得拍攝的膠捲不幸的犧牲。

嗯,對柳俊烈不熟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文章,我有三篇文章都是寫關於柳俊烈的作品及介紹,所以這裡就不多談柳俊烈之前的作品,基本上,到目前為止柳俊烈的每部演出電影都沒讓人失望,在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裡,雖然柳俊烈的戲份很少,但卻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在計程車上,向辛茲彼得說「答應我,你一定會將這裡發生的一切讓世人知道」,一聽到這段話,就已經讓人鼻酸,同時他也將大學生的純真本色詮釋的非常自然彷彿他真的只有20幾歲,其實他已經過30,最後捨身幫助辛茲彼得逃脫,因而遇害,當看到金士福幫在植穿鞋子的那一幕時,眼淚忍不住潰堤。

還是不得不說,柳俊烈真的是一個很會挑選劇本的人,雖然在The King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裡,戲份都不長,但結果卻都讓人印象深刻,即使公布與惠利的戀情,仍然無損他的人氣,祝福他,在忠武路上繼續發光發熱。

雖然具在植這個角色可能是虛構的,但眼尖的網友卻發現在815民主運動的紀錄片裡,有位與在植一模一樣打扮的人,或許導演是參考這個影片設計出柳俊烈在戲中的造型,因為韓文程度真的沒那麼好,所以也看不懂報導裡具在植這個人物是否真實存在,想當初看到柳俊烈頂著這個髮型與衣服出現在片場周圍的照片,著實讓我差點吐血,嗯.....怎麼可以這麼奇特,但沒關係,柳俊烈就是一個靠演技征服大家的人,哈,只能苦笑的影迷...

 

柳海真:飾演光州市區裡的計程車司機黃泰術

柳海真飾演的黃泰術,是位在光州營業的計程車司機,在光州民主運動爆發時,停止載客,幫忙運送傷者到醫院,是位善良通情理的好人,他招待德國記者與金士福,並且體諒金士福的苦境,畫地圖幫助他逃出光州,甚至在最後不惜犧牲自己也要幫助金士福他們將膠卷送出光州,最後,還要金士福不要擔心在光州的他們,要他趕快走,看到這裡不哭,真的太對不起柳海真的演技了。

柳海真這個演員,有在觀賞韓國電影的觀眾,對他絕對不會陌生,而他被台灣民眾認識,應該是因為一日三餐這個綜藝節目,他在一日三餐裡自然不做作又精通各樣家務才能(除了釣魚很爛),讓真大海大受歡迎,從1997出道後,演出的作品應該不下於50部,他是個完完全全的忠武路演員,不管角色是好的、壞的、善良的、邪惡的,他都可以完美詮釋,2006年時因為王的男人第一次得到大鐘獎最佳男配角肯定,一直是配角的他終於在2002年以海岸線這部電影晉升主角行列,但他並不會因為一部電影成為男主角而否定其他配角角色的演出機會,之後柳海真陸陸續續以配角演出,得到許多大獎的肯定,2016年主演的Lucky key更是成為同檔期的票房冠軍;而他最讓人在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便是與金惠秀的一段戀情,當時媒體都以美女與野獸來報導這段戀情,看好他們會步入禮堂,但交往三年後,雙方已忙碌為原因分手,但即使是分手後,兩人仍然維持友好的關係,在頒獎典禮見面時都會互相問好,甚至此次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在韓國的首映會,金惠秀也大方參加,實在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最佳分手典範。

崔貴華:飾演便衣組長
在劇中飾演殘忍對待民眾的便衣組長的崔貴華,大家是否覺得面善,他其實就是未生裡的天使代理及屍速列車裡的流浪漢,我想這應該是他最惡演出吧!之前在最廣為人知的兩部戲裡演出的都是善良的角色,這次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的,所謂的演員就是演什麼像什麼啊!

嚴泰九:飾演放行德國記者與金士福司機的朴中士

在看電影時一直覺得這位放行的士兵長的很像密探裡的橋本,但心裡又覺得嚴泰九應該不會來客串這麼小的角色吧?但回來一查資料發現他真的是嚴泰九,可見得這部戲有多吸引韓國演員們的目光,即使只出現3到4分鐘,嚴泰九也是答應友情客串演出;電影裡朴中士放行了他們,但現實中,他們在逃離光州時雖然有經過盤查,但因為辛茲彼得早已有所防備,將五卷膠卷藏在身上,五卷藏在車上,所以幸運的沒被軍人發現。

照片來源來自網路新聞

這是一部集合優秀演員與真實史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現在的我們感受著自由的美好,但其實自由的背後都是別人的犧牲與血汗換來的,韓國的人民積極面對歷史的傷痛,因而國家得以進步,而我們國家卻陷在互相仇恨裡,裹足不前,就像我在더 킹裡所說,唯有批判政局的電影源源不絕的產生,這社會才會有進步的可能, 期許有一天,台灣能夠化解分歧,不再仇恨。

 

後,獻上조용필 - 단발머리(趙容弼的短髮)

這首歌是宋康昊在電影一開始哼唱的那首歌,宋康昊號稱國民演員而趙容弼則是國民歌手,聽一聽這首輕快的歌曲,緩解電影帶來的沉重感

轉至KIHO YI

 
 

 

 

arrow
arrow

    喬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